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5年度国铁集团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
——开放项目申报指南
为了充分发挥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创新平台作用,吸引全社会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科研人员,持续推进铁路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和实验室能力提升,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成果,根据国铁集团相关通知要求,特组织国铁集团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开放项目申报,主要面向工程中心依托单位以外的单位,并与工程中心相关实验室联合开展铁路相关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前瞻技术研究。
一、工程中心介绍
工程中心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中心围绕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主要开展移动装备、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调度、客运服务、节能环保、信息化和安全保障等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关键系统研发、重要装备研制和综合试验验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作用,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以及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二、基本要求
1. 项目应重点聚焦国家战略部署、国铁集团需求及世界铁路技术前沿方向,开展铁路相关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前瞻技术研究。
2. 项目研究应结合工程中心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申报单位和工程中心在人才、设备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项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预期研究成果清晰、明确。
3. 项目由工程中心依托单位以外的单位牵头申报,工程中心相关实验室作为参加单位。单个项目承担单位数量(含牵头单位)一般不超过3家,参研人员数量(含项目负责人)一般不超过15人。
(略),实施周期为2-3年。
叁、支持方向
1. 高速铁路用压电式雨量计的现场核查方法和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高速铁路用压电式雨量计测量数值与雨滴动量、表面压力的函数关系研究。基于高铁用压电式雨监测设备的测量原理,通过实验测试,构建雨量计测量数值与雨滴动量、表面压力函数关系模型。(2)基于等动量法的高速铁路用压电式雨量计现场核查方法及装置研发及设备故障预警技术研究。基于测量数值与雨滴动量的函数关系,采用等效震动模式模拟降雨场景,开展特定数值雨量动量模拟研究。利用轻量级深度学习模型建立马达矩阵控制变量与雨量的非线性关系,实现雨量计测量性能的核查和校准。(3)高速铁路用雨量计的误差模型、状态及故障预警技术研究。基于研究的雨量核查方法,通过对高铁沿线大量雨量计的现场核查实验,构建设备核查误差模型,开展设备故障预警技术研究。(4)高速铁路压电式雨量计现场核查装置量值溯源与检测能力资质建设研究。根据计量学原则,开展雨量计校准方法研究;研究提出符合颁狈础厂/颁惭础要求的检测能力建设方案。
预期目标:(1)雨量核查范围:0-4尘尘/尘颈苍;(2)核查分辨力0.01尘尘;(3)核查最大允许误差±5%;(4)核查时间:10分钟/台;(5)核查方法可电子自动校准;(6)功耗≤8奥。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核查操作说明各1份;提交高铁用雨监测设备的核查装置(样机)1套及其测试数据1份;提交雨量计核查设备量值溯源方案1份;提交雨量计检测能力建设方案1份;发表或录用厂颁滨/贰滨期刊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2. 钢轨电磁感应及摩擦焊接技术基础研究
(略)仿真分析;模拟钢轨加热过程中频率、电流、时间以及线圈形状等变量因素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开展将钢轨均匀加热并焊接工艺需求的研究,揭示钢轨感应焊的过程和机理。(4)钢轨感应焊接工艺及接头性能研究。采用钢轨感应焊试验机进行焊接工艺研究,通过分析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顶锻力、顶锻量等因素对钢轨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基于感应加热的钢轨焊接工艺技术方法的研究;通过工艺参数的合理优化,开展提高接头性能关键技术参数的研究;通过宏观和微观性能检测,开展与传统焊接方式综合对比和分析的研究。
预期目标:(1)拉伸性能:880惭笔补级,搁尘≥800惭笔补;980惭笔补级,搁尘≥880惭笔补;(2)冲击性能:碍鲍2≥6.5闯;(3)软化区宽度:飞≤20尘尘;(4)脱碳层宽度≤0.5尘尘。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1份;发表或录用厂颁滨/贰滨期刊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3. 考虑接触副健康状态的高速弓网受流性能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
研究内容:(1)弓网接触副健康状态演化规律研究。通过提取弓网接触副健康状态(导高不平顺、滑板与接触线磨损、接触线硬弯等)实测与试验数据的关键成分,开展随时间演变的弓网接触副服役状态演化模型研究,揭示弓网接触副健康状态演变规律。(2)考虑接触副不良健康状态的高速弓网动力学建模研究。针对接触副不良健康状态特点,研究提出考虑接触副健康状态的高速弓网动力学模型;通过动态求解,获得弓网动力学响应(弓头加速度、接触力、动态抬升等),开展不同接触副不良健康状态特征提取与量化表征方法研究,并通过试验与实测数据,验证仿真结果准确性。(3)弓网接触副不良健康状态对受流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略)受流性能提升策略。
预期目标:(1)通过引入实际接触副健康状态数据修正弓网模型,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控制(略)系统参数与接触副轮廓的优化策略,受流性能提升10%以上(以接触力标准差为指标)。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1份;发表或录用厂颁滨期刊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申请软件着作权1项。
四、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基础或工作经历。
(3)所在单位应为法人单位。
2.申报程序
(1)项目申报人须按规定格式填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申报书》(附件1),经所在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后,在《指南》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纸质材料,同时将盖章的项目申报书扫描件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
(2)两个及以上单位联合申报项目时,应共同签署《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联合申报协议》(附件2)。
(3)工程中心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与推荐;将项目申报书等申报资料一并报送国铁集团科信部。
3.申报截止时间
项目申报截止日期:2025年5月27日。
五、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执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实验室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及相关规定。
六、联系方式
(略)
通讯地址:北京(略)
(略)
传真:(略)E-mail: (略)
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5年5月14日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