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仿真的中国未来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组成,总长12米,高度约3.5米、宽度约3米,分为大柱段和小柱段和节点舱;
2.大柱段功能模块包括航天发展史介绍多媒体、天文观测、天地通话、供电系统、任务操控间、植物实验、生物实验和飞行状态显示;
3.中国航天发展史主要通过显示器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升级变更的重要意义;
4.天文观测间主要由天文望远镜部分和舷窗部分组成,展示从载人飞船内看茫茫宇宙的场景;
5.天地通话依靠一个强大的测控通信系统实现。模块设置一套通话设备,了解天地通话的通信原理和通话过程;
(略)、舱外显示系统; 7.供电系统设置有重要用电设备模型及对应的旋钮,小块太阳帆板模型,显示器等,根据生命支持系统、辅助系统的供电需求,以及空间站进入阳面或者阴面的情况,管理电力是否由太阳帆板或者舱内蓄电设备提供,力求维持生命支持水平;
8.任务操控间模拟舱内任务操控面板,由两台显示器及其他装饰件。观众可通过舱内多媒体显示内容了解空间站各项机器设备运行情况及飞船的飞行状态;
9.植物实验包括仿真植物模型,设置在透明玻璃罩内,可以了解在空间站和地面两处不同的地方,植物生长状况的差异;
10.飞行状态显示介绍空间站飞行过程的状态监测,包括在轨高度、船下点轨迹、飞行速度、燃料消耗、设备状态等;
11.小柱段功能模块分为环控生保系统、食品间、设备间、睡眠间、卫生间、健身间、太空厨房等;
12.小柱段的环控生保系统与大柱段的同名模块相同;
13.食品间由各种储物仓组成。依据航天员食品和进餐特点,设有营养储物舱、食品储存仓及生活垃圾压缩舱
14.小柱段的飞行状态显示与大柱段的同名模块相同;
15.睡眠间设有由航天员的睡袋,及睡眠区域内各航天员日常使用物品;
16.卫生间设置空间站的抽气马桶,向观众展示航天员如何在太空中解决如厕问题;
17.健身间设置航天员在太空中使用的锻炼设备;
18.遥望地球设置互动操控装置,可模拟观测舱体外不同角度地球画面;
19.节点舱为观众进入的一个通道,观众参观完小柱段后由小柱段舱门进入节点舱。
外形设计参考:
![]()
对建筑系统的需求
弱电需求:无
通风需求:有
强电(电压等级、功率):220痴、8000奥
空气温度、湿度:无特殊温度及湿度需求
控制数据线需求:有
供水(压力、流量):无
网络需求:无
压缩空气(压力、流量):无
承载/偏载/重载/动载荷:无特殊承载需求
悬空吊挂及连接要求:无
消防需求:无特殊消防需求
展项总重:3.5吨
多媒体界面截图
![]()
![]()
参观流程
1.参观天和号外部造型。
2.进入天和号。
3.体验天文观测模块。
4.体验遥测遥控设备间。
5.体验天地通话。
6.体验供电系统。
7.体验植物实验。
8.观看中国航天发展史视频短片。
9.体验航天员生活区。
10.由小柱段进入节点舱。
11.由节点舱进入滑梯通道。
|